數據顯示,過去10年保險行業高速發展,實現理賠支出和保費收入的雙增長,賠付率維持在30%-36%的區間。以2022年為例,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6957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5485億元,賠付率為32.98%。
縱觀全局,賠付率呈現增速放緩的趨勢,體現了我國保險行業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的過程,能夠更好地實現保險回歸保障功能。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閑從保險的政治性、人民性和專業性出發,闡釋了保險理賠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在許閑看來,落實保險理賠不僅能夠幫助人民控制風險、減小損失,推動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也是貫徹高質量發展戰略的現實表現,體現了保險的政治性;保險理賠是滿足人民生活發展需要和實現美好生活的必要手段,保險應以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為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保險工具在改善民生方面的效果,體現了保險的人民性;保險理賠是保障人民經濟利益和社會穩定的重要風險管理工具,保險的專業性能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風險,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許閑同時指出,未來保險行業發展將呈現出四大趨勢。首先,保險理賠將回歸保障本質,將會為客戶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服務,不僅是數字化方向上的服務品效提升,更有以平安為代表的,“保險+服務”趨勢,構建保險+健康管理、保險+居家養老、保險+高端養老體系;其次,保險理賠也將惠及更多特需人群,尤其是在人口老齡日趨嚴重的環境下,老年人的的保險服務體驗和權益保障力度都將持續提升;再次,在數字化高速發展的浪潮之下,保險理賠將與科技深度融合,服務未來數字中國建設;最后,保險行業將全面升級客戶服務保障體系,理賠將繼續貫徹消費者權益保護。
中國平安表示,今年是公司成立35周年,發布平安集團理賠年度報告,從多個角度分享平安集團旗下4家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也是希望進一步探索保險如何更好地履行天職使命,為用戶、為社會、為國家創造更大價值,實現“專業,讓每個家庭擁有平安”的莊嚴承諾。未來,公司將繼續履行好保險保障的天職,踐行“為客戶尋找理賠的理由”服務承諾,為客戶提供“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服務體驗,實現家家有平安、家國共平安。